【我们的节日】点燃发展引擎 加快成长步伐:安康市教学能手培养评选工作纪实
2019年陕西省教学能手评选结果新鲜出炉,安康市推荐的69名参赛选手,66名参赛选手榜上有名,高中、小学和幼儿园学段的参赛选手全部入选省级教学能手,这是近年来取得的又一优秀成绩。安康骨干教师群里,教师们激动地分享着喜悦的同时,也在相互鼓励:“选手用心,指导有方,保障有力,优秀成绩的取得是参与其中的每个人的荣耀。祝贺选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同时,更应该感谢为安康选手评选、培养培训和队伍建设做出不懈努力的各级领导和三级三类骨干教师。相信骨干教师体系的不断壮大一定会让安康的教育发展更有底气、更有活力!”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自2011年陕西省新一轮教学能手评选拉开帷幕以来,安康市教学能手评选工作以持续攀登的姿势前进,成绩持续优秀,连年涌现了一批又一批教学能手。认真践行“师德为先,骨干带动,全员提升”强师战略,依托陕西省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建设,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大胆创新工作思路,以素质能力提升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为保障,让教学能手有更大的平台、更多的机会发挥示范带动性作用,引领广大教师的全员专业成长,从而培养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骨干教师队伍和优秀教师群体,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盘活了教师队伍,点燃了教师发展的引擎,为全市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培养造就了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
夯实基础,促进全员提升。做实全员培训,夯实发展基础,让教师明白终身学习的重要,激发强烈的学习成长意识,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此,安康市铺设多种通道,将教师培养培训作为全市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以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和综合能力为重点,以项目引领和培训项目创新试点为抓手,建立以引领示范为导向、以聚焦课堂、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为核心的三级培训体系。扎实开展以国培计划为引领,省市培训为助推,县区级培训为核心,校本培训为主体,网络研修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教师培训。一是统筹国、省、市、县、校五级教师培训资源,完善教师培训责任体系,强化行政推进,充分调动和发挥教研、电教、高校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构建“教研主导,多方参与”的支持和服务体系。二是努力建设层次分明的教师骨干体系,打造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三是加强教师培训管理能力建设,推动全市教师培训工作科学发展。推进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采取送培到县送教到校和模块化菜单式培训方式开展培训,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以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提升培训质量。各级各类培训满足了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促进了教师的教育境界和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四是推进教师培训信息化管理,2018年起,全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学时全部统一录入全省教师培训管理系统,实行规范管理。
规范评选,坚持好中选优。安康市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省人社厅有关中小学教学能手评选工作的要求,根据县区地域特点,具体规划部署每年的教学能手评选、认定、管理工作。一是积极引导,规范程序。指导县区在上年底以前举行县级能手评选活动,来年春季开学后进行第二次选拔确定参加市级评选人员,通过个人申报、年级学科组推选、学校赛教、片区联赛和县区、市级能手评选等环节,层层评选,逐级推荐,真正使教学能手评选成为带动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升的有力杠杆。每一层次的评选过程,都成为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完善的积累和专业成长的见证。二是严格标准,公正选拔。市级能手评选依据省级评选标准、程序进行,采用全省能手评选抽签系统,将中小学评选课程范围分别确定为高一必修、初一初二和小学三、四、五年级,聚焦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要求,重点考察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养、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创新以及教学效果。市县教学能手评选坚持公平公正、好中选优的原则,成绩优先,兼顾学科,发现典型,培养骨干,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三是明确职责,严格管理。组建评委团队是能手评选工作重中之重,每个学科评审组由特级教师正教授,省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和省级教学能手,骨干校园长,优秀教研员等四部分人员组成,定期进行轮换,新老结合,以老带新,培育壮大高水平评委队伍。同时,对评审组和评委的评审工作进行量化分析,将省市评选成绩相互结合进行评价。
搭建平台,实现双向成长。为了使不同梯队的教师始终保持前行的姿态,让先成长起来的省级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优秀骨干教师充分发挥引领辐射作用,为他们搭建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实现骨干教师和参训教师的双向成长,为教师专业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围绕“理念引领、内涵引领、课堂示范引领、情怀影响引领”四条主线,依托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创新形式开展多种研修培训活动。开展学科教师培训研修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开设系列“安康教育大讲堂”提出安康教育的观点和主张,举办“骨干教师教师域外高级研修”拓展视野增长才干;实施“名校送教及浸入式跟岗培训项目”让骨干教师与乡村教师结对帮扶组建成长共同体;通过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和室坊站联动送教活动开展学科教学研究……这些“浸入式”“内塑式”的学习培训活动和骨干体系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工作坊和教学能手工作站的基于教学实践,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专家指导、实地考察、案例研究、沙龙讨论等形式,将研修与展示融为一体,有效激发出更多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和学习力,加快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了他们的职业境界,在全市营造了健康向上、积极奋进的氛围,榜样示范效应无形中唤醒并带动了更多渴求成长的老师。
科学评价,积极鼓励激励。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按照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的原则,在充分发挥教学能手在师德修养、课堂教学、教师培养培训、校本研修等方面作用的同时,注重培养提升教学能手在专业成长、教学研究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让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示范引领者、教学研究和校本研修的推动者以及学校管理的领导者。在拥有一名省名师、7名省级学带和37名省级教学能手的安康市第一小学,从校长到中层领导全是清一色的省级能手以上的骨干教师。教师专业成长的每一个结点都是起点,成长的起跑线需要不断刷新,与时俱进。县区和学校制定了教学能手考核管理办法,对教学能手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教学业绩、自我发展和示范引领作用发挥情况等方面。考核合格按照省市文件规定享受教学能手津贴、晋升职称等待遇,以此肯定人才,鼓励人才,尊重人才的价值,点燃教师们自我发展的引擎。
成长亦知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自2011年以来,安康市中小学省市教学名师52人、学科带头人265人、省市教学能手2120名,省市两级骨干教师在全市中小学专任教师占比8.5%,这些优秀的教师是安康教育的“种子教师”,是安康教育未来的领跑者,也是安康教育新格局的推进者。安康教学能手评选、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之所以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于顺应时代需求,不断地创新机制,打通多条路径,让教师们在专业学习中蕴含发展的潜力,在目标驱动中自主前进,在考核评价条件保障中持续发展,始终以向上攀登的姿势,胸怀梦想、放眼更远走向更明亮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