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研室组织开展AI赋能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标践行与全学科思政融合研讨会
4月17 至18日,“智绘德育新生态:AI赋能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标践行与全学科思政融合研讨会”在汉滨小学成功举办。各县(市、区)教研室思政教研员、小学德育副校长、道德与法治专兼职教师线下200余人、线上3600余人同步观摩了本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聚焦“AI赋能”“课标践行”与“全学科思政融合”,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推进《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版)》落地落实,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新课标,熟练运用新技术,打造智能高效新课堂,全面提升全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构建全学科思政融合德育新格局,推动我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迈向新高度。
专家解读助力教师精准把握教学方向。活动邀请市内专家老师分别作了《新课标深度解读与实施建议》《新教材使用技巧与资源开发》《小学课程思政:从“相加”到“相融”》《AI赋能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为与会教师深入解读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的核心理念、解锁了新教材的编辑意图和编写特点、剖析了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
思政课例展示教师扎实教学功底。《我是一张纸》从日常之物入手,开启奇妙纸世界的探索之旅;《强国有我——AI解锁东风“利剑”密码》,借助AI科技,揭开国防重器的神秘面纱,厚植爱国情怀;《奇妙的节日风俗》,带你穿梭于传统节日之间,感受独特民俗魅力。
全学科思政融合成为一大亮点。数学、语文、英语、美术、科学等多学科的思政示范课,生动展示了思政元素如何巧妙融入日常教学,打破学科壁垒,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为构建全学科思政融合德育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AI技术赋能课堂解锁教育创新无限可能。在分组实战环节中,教师们积极运用AI工具进行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制作课件、分层作业设计等,展现了教育与科技深度融合的魅力,推动教育迈向智能化新时代。
此次研讨会大家在交流互动中共同进步。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带着研讨会的收获回到各自岗位,推动教育理念革新,提升教学质量,培育出更多具有高尚品德、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少年,为安康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开创更加辉煌的教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