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管理部门严肃提醒:高、中考考生谨防招生诈骗
随着高考、中考招生志愿填报、录取工作的开始,各种招生诈骗和非法招生活动也进入了活跃的高发期。一些不法分子或中介谎称“有内部关系”,向考生和家长作出“交钱就能低分高录”等虚假承诺,利用考生和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低分高录的侥幸心理及上当受骗后碍于面子不愿声张举报的心理,实现诈骗目的,严重损害了广大考生的利益,扰乱了正常的招生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危害极大。市考试管理中心搜集了往年高中考招生期间常见诈骗方式,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擦亮眼睛,明辨真伪,谨防上当。
一、“混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进行诈骗。不法分子许诺“只要几万元,就能上某某重点大学、热门专业”, 故意混淆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不同的学历教育之间、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区别,以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把考生介绍到院校普通高等教育之外的其他办学形式学习,最后拿到的都是自学考试毕业证书。导致考生和家长花费昂贵,读的却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也不能取得普通全日制本、专科毕业证书和相应学位证书。
二、假借“定向招生、自主招生”之名诈骗。有些骗子称其有内部指标、机动指标、自主招生指标等进行诈骗招生。国家各类招生都有严格的规定,所有招生计划都是由教育部统一下达并向社会公布,未经教育部批准招生的学校和计划,国家不予认可。我省所有招生计划都在《陕西省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汇编》一书中,不在此书内所谓的定向计划、机动指标等,都是招生诈骗行为。
三、借军校招收地方生名义行骗。一种形式是假冒军事院校招生人员派员到各地招生。另一种形式是声称能拿到军校“特招指标”,要求家长支付指标费。其实军校招生与其他地方高校招生一样,实行网上远程录取,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院校录取中不会收取考生和家长的任何费用。
四、声称能“低分高录”诈骗。 每年招生期间,都会有人自称有办法让不够一本线的考生录取到一本院校,不到本科分数线的录取到本科院校,让达不到某院校最低投档线的考生录取到该院校,或者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从而骗取家长的钱财。按照招生录取规定,录取过程中严格按照省招委划定批次分数线分批投档,投档由计算机根据考生分数和志愿自动投档,分数不够的考生不可能被投进有关院校。只要考生的高考成绩达到了某一个批次、某一个学校的最低控制线且志愿合理、符合政策规定,一定会被录取。
五、利用录取信息进行诈骗。利用大家不熟悉招生程序,骗子冒充高校招生人员,鼓吹自己“上面有人”“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有些利用模拟投档信息和正式投档信息的变化,将本属正常投档和录取的考生,声称是由其花钱疏通关系考生才被录取,借机向考生家长索取钱财。
六、声称艺术、体育类考生只要交钱保证录取诈骗。艺术、体育类招生种类繁多,投档排序规则和操作程序复杂,加上省外艺术类招生计划要根据生源情况在全国范围进行调整,致使录取持续的时间较长。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利用录取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帮忙搞定”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不交钱就退档”威胁考生和家长,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七、假冒通知书进行诈骗。录取通知书由招生高校直接邮寄给已录取考生,考生接收录取通知书时无须向任何人或单位缴纳任何费用。考生收到通知书后应仔细核对有关信息。对于所谓“招生中介机构”或“招生代理人”带给的录取通知书或是莫名收到某学校寄来的录取通知书时,录取院校、专业应与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到的结果进行比对,确认一致。
八、以高考信息咨询服务盈利。一些社会化商业机构或个人瞄准高考“商机”,依靠从网络、各种书籍资料中截取的零散数据,甚至自行编造数据,却打着“权威”“专业”的旗号收取高昂的咨询服务费用,但信息服务的有效性、真实性毫无保障,容易导致学生、家长选择或判断失误,造成考生切身利益的重大损失。因此考生参加志愿填报指导咨询活动一定要认清主办机构。对于社会举办的收费性质的志愿填报咨询辅导活动要提高警惕,所有的高考政策及信息一定要以官方公布为准。
市考试管理中心再次提醒广大考生: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费用,凡是招生录取中涉及钱财,考生及家长一定要高度警惕,切勿相信。遇到招生疑难问题,要通过正规渠道查询核实,不要轻易将考生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登录密码等信息交予他人。遭遇招生诈骗,要及时向招生机构和公安机关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