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城乡学校“手牵手”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白河县聚力推进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探索“管理共进、师资共用、资源共享、文化共融、考核共评”的教共体改革创新做法,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拓展延伸,努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推动城乡教育一体融合发展。
“同学们,我们一般表达物像空间的方法有三种,具体的我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徐涛是白河县城关初级中学一名美术老师,今年9月份,他被派往城关初级中学教共体成员校麻虎初级中学担任执行校长。
他说:“我的任务就是要把核心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到成员校,以促使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虽然到成员校担任执行校长有很大的挑战,但是看到管理水平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改进以及学生的成长,我自身也有很大的成就感。”
白河县城关初级中学教共体成员校麻虎初级中学美术教师张文静说:“同为美术专业,徐校长非常重视我的专业发展,多次对我的专业课进行指导,找问题、提方法,不断地激励我成长。”
师资共用,双向交流是白河县推进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重要内容之一,在白河县城关小学教共体内,由于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差距较大,今年秋季开学以来,成员校构朳镇中心小学老师孟凡明就被选派到核心校白河县城关小学轮岗学习,几个月来,孟凡明在核心校收获不小。
城关小学教共体成员校构朳小学教务主任孟凡明说:“特别是在观摩他们公开课以及示范课的时候,他们的教学观念以及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使我感受颇深,每周四的研讨活动,专门从教学设计,课堂当中存在的一些困惑以及疑难点进行探讨,也使我的教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城关小学教共体核心校副校长巴永琳说:“自城关小学教共体成立以来,共派出6名老师前往成员校支教走教,20余名省市能手骨干教师到成员校送教,通过这种交流互动模式推动了教共体成员校在教学质量、师资素质、办学水平等方面的提升,真正实现了城乡学校教育联动、资源共享。”
白河县在师资共用的同时,也推行资源共享。在白河县中厂镇中心小学的录播教室,城关镇中心小学教共体老师正在“空中课堂”中讲授课文《一支窝囊的大老虎》,中厂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通过网络连线的方式与城关镇中心小学同上一堂语文课。据介绍,这种通过“空中课堂”的形式同屏上课已经在教共体成员校间成为常态。
学生纪博文说:“在空中课堂上我觉得自己的参与感特别强,无论是回答问题还是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任务都让我觉得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而是让我充满了乐趣。”
近年来,白河县先后投入420余万元建设“智慧云课堂”,新建互动教室62个,升级改造录播教室8个,以直播方式常态开展名师课堂、家校共育等活动,让教共体师生同步学习、同屏互动,实现了县镇村三级学校共上一堂课、共享一名师,进一步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受益面。
城关镇中心小学教共体成员校中厂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姚永涛说:“通过智慧终端我们可以进行多元化的互动,我们学生可以共享一节优质课,我们教师也可以共同参与一场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可以便捷地向核心校的老师学习,从而不断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促进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
白河县是安康市推行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改革首批试点县。按照“以强带弱,以城带乡”原则,“规模相宜、学段相同、距离相近、强弱搭配”的思路,统筹县域58所义务教育学校组建9个教共体,由核心校校长担任教共体总校长和成员校法定代表人,统筹教共体重大决策及优质资源配置,构建人财物统管、责权利一体的“一家人”办学模式,系统制定出台教共体运行管理办法及教师交流、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考核评价等配套制度,建立教共体党政联席会议、校长办公会议制度及议事规则,全面厘清教共体各组织机构及其负责人的工作职责,构建了权责明晰、条块统一、扁平高效的管理体制。
白河县教育体育局局长黄炜说:“通过教育改革实践,我们充分感受到教共体建设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维护教育公平,推进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的重大民生工程。下一步,我们将以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