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蒿坪镇中心学校:打造“青蒿乐园” 为“双减”赋能增色
面对“双减”,如何强化教育主阵地作用,如何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摆在学校面前的重大课题。从“课本”走进“生活”,从“认知”走向“实践”,在劳动中回归教育本真,紫阳县蒿坪镇中心学校交出了一份接地气的劳动育人答卷,进一步巩固了“双减”成果、推动了“五育并举”落地生根、促成了素质教育开花结果。
近年来,学校坚持把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善文化”为核心的发展理念,探索形成“一核心引领、三维度拓展、五融合推进”的劳动教育模式,深入贯彻落实《紫阳县教育体育局推进中小学“一校一品”特色建设实施方案》,实现“一校一品”特色发展,聚力打造“脚沾泥土,手捧书香”的‘青蒿乐园’”。
“一核心”引领育人目标。学校以“善文化”为核心,以“育至善少年,做有用人才”为办学目标,辅之“耕读”实践,打造出劳动教育新样态,让每一个生命都止于至善。自2023年创建劳动教育示范校以来,学校立足镇域乡土文化,发挥传统农耕优势,以“耕读”为载体,“青蒿精神”为文化植入,把劳动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探索创新劳动教育实践的途径和形式,全校师生因校制宜,积极创造条件,复耕5亩撂荒地,开辟了劳动实践基地。以班级为单位,依据时令栽种各种农作物,全过程参与田间劳作,体验劳动的辛苦与乐趣。
“三维度”拓展育人空间。学校坚持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理念延伸第三课堂,形成以学校劳动为基础、家庭劳动为延伸、研学体验为补充的劳动教育三维一体,让劳动教育在统筹谋划中扎实推进。学校劳动夯实基础。常态化进行校内劳动课,设置“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劳作课程;在学校成立“志愿服务”岗,将学校绿化、美化、廉洁文化园建设等实行网格化包干到人,让校园文化建设人人参与,人人有责;开展班级“微种植”行动,按照“田园花海、蔬香校园、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等小园区规划,让每个班可以自主选择种植项目并展开劳动,在经历选种、播种、育苗、移载、管护的过程中与植物的生长建立亲密联系,充分感受到劳动与自然、劳动与生命的重要意义和崇高价值。家庭劳动拓展延伸。学校教务处、德育处联合编制家庭劳动清单,科学设置德育作业,按时令确定家庭劳动内容,将“庭院经济、路边经济、林下经济、园艺盆景、特色养殖、手工制作”等农事体验纳入双休日和寒暑假劳动作业,实行家庭劳动任务清单化,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日常种养技能,提高学生动手实操能力,让庭院也成为开展劳动教育最灵活、最持久的教育阵地。研学体验有效补充。蒿坪镇始建于明朝,因蒿草茂密,地势平坦而得名,是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省级高新区、国家3A级景区,也是京剧声腔之母“汉调二黄”的发祥地。这里移民文化、农耕文化交相辉映,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推动立德树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学校与蒿坪镇政府联合研发了符合不同学龄段特点的研学实践课程,确保研学教育实践活动安全有序进行。学校充分利用本土的“农史馆、农夫集市、百亩荷塘、千亩茶海”等区位优势,挖掘独具特色的研学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开展“春采茶、夏赏荷、秋养生、冬挖藕”四季农旅综合实践活动,既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耐心和观察力,还能在“紫阳味道”核心区领略到“和美乡村”蓬勃发展的独特魅力。
“五融合”推进五育并举。在构建科学劳动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学校将劳动教育同课程开发、学科教学、校园文化、乡土文化、课题研究五大板块有机融合,注重劳动教育内涵和外延的探索,延伸劳动教育链条,积极探索构建“五育并举”的新模式。学校着力在强化价值引领、文化引领和实践引领中紧扣“璞真、养善、致美、亲蒿”的育人目标、紧盯“以善润心,积善成德”的办学理念、紧贴“青蒿素里的科学家精神”,把德智体美劳贯穿其中,彰显校园人文底蕴,沉淀学校的办学品位和特色,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落地生根,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时下,在蒿坪镇中心学校“青蒿乐园”劳动基地里,花开正艳,瓜果正丰。田间地头荡漾着欢乐的笑声,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在花海绿意间游走,一堆堆蔬菜瓜果将丰收的篮筐盛满……在炎热的夏收季节,全校师生用实践行动与脚下的土地进行着深情对话,在与自然的温暖拥抱中践行“劳美融合”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