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好教师】提灯引路 育梦成光——记“组团式”帮扶支教紫阳中学教师范文玲
范文玲,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常州市高中语文评优课二等奖获得者,常州市新北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第十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
2022年,依据中组部和教育部的决策部署,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正式开展,常州市新桥高中骨干教师范文玲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远千里来到紫阳中学,在秦巴山脉中播洒爱的雨露,续写教育梦想。
初至异乡,范老师在尚未熟悉校园环境的情况下,就临危受命,勇挑重担。因学校人员变动,致2023届理科实验班语文老师处于空缺状态。面对这个烫手山芋,学校的其他语文老师都有些畏难不前,不敢轻易承担该班的教学工作。高三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课程不能轻易耽搁。在这个“危急”时刻,高三年级主任找到范文玲老师,希望她能啃下这块硬骨头,帮助学生勇攀高峰。范老师听后,二话不说立马答应,带着因学校信任而产生的荣耀与责任,带着因对陌生环境的惶惶担忧接下该班语文教学工作。
初入课堂,范老师便发现该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高,语言表达能力偏弱,但思维较为活跃、举一反三能力较强,因此范老师迅速确定了以“启发引导”为主线,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策略,逐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而提高语文成绩。在课堂教学上,范老师积极创设情境抛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补充资料,打破学生定势思维,导向对文本的发散式、思辨性理解。在某节作文课上,范老师选择了一个动画短片,让他们思考主题,随着短片接近尾声,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写满黑板,一个又一个的答案迸发而出,一个又一个跃跃欲试高举的手,渐渐形成“吵架”局势。后来,有同学在随笔中写道:“这样的课堂,竟像是渲染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日居月诸,冬去春来。范老师的语文课,学生从最初的低头沉默到现在的畅所欲言,从不知从何下笔的无措到如今的洋洋洒洒,从成绩起伏不定到考前模拟稳定在百分以上,都充分展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不仅如此,范老师还收集了学生的习作编成《青藤浅语》,保存他们的照片制作视频短片,将他们的变化汇集成影像、留存在心间。课堂上,学生从低头到抬头;生活中,学生从冷漠到热情。学生热情地给范老师推荐小巷子中的美食,会与范老师分享一天中的悲喜,以及在高三倒计时来到某个特殊数字时,学生会撒娇似的拜托范老师去留影。无不诉说着学生对范老师的认可与喜爱。
花开又落,夏季莞尔。决战高考时,范老师站在考点外,目送学生走进高考考场,迎接学生走出考场。在英语考试开考前,学生纷纷跑过来对范老师说:“范老师你一定要等我们考完出来。看见你,我们一点儿也不慌。”这是学生对范老师全身心的信赖与不舍。
范文玲老师不仅在教学中兢兢业业,在教研中更是奋勇当先。在近一年的帮扶工作中,范老师开设了展示课,为语文老师作了专题讲座,承担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工作,指导青年教师获得县级教学能手称号。在帮扶期间,范老师将常州新北教育的“开放大气、包容创新”与紫阳中学的“沐紫承阳,自立自强”文化融合,并落地生根,牢记教育帮扶教育的使命,力克生活等诸多不便,把离乡的苦转化为安居乐业的甜,把念家的愁同化为入乡随俗的乐,全心帮扶,在山水相迎中书写出了教育帮扶的生动篇章。
正如范文玲老师在帮扶札记中所写:“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岁月的溪流里,我庆幸遇见这最蓬勃的生命,如果不来紫阳,许多体验恐怕终生难有。历史的车轮缓缓滚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时代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但唯独教育,千年不变。展望未来,最激动人心的是此刻无数的我们和无限的可能。我期待每一个孩子都有足够的时间把字写得整齐,有足够的空间把话说得温暖;我期待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能绽放春天的梦想;我期待长夜之后的霞光万顷,我期待从过去走向未来,收获一路芬芳,迎来“组团式”帮扶的满园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