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以“四化”为抓手 打造活动育人新格局
近年来,石泉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作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主题活动、五育活动、社团活动、实践活动为抓手,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切实加强活动的体系化、常态化、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延伸德育的链条和触角,丰富学生素养提升的途径和手段,发挥活动育人的功能,持续推动县域“333”德育工作长效机制落地落实,推动全县中小学素质教育深入发展。
主题活动体系化。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中小学生守则》,紧紧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德育内容,按照小学抓习惯重养成、初中抓规范重责任、高中抓目标重实践的思路,石泉县教体科技局出台了《石泉县中小学“一月一主题、一级一活动”德育主题活动指南》,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将德育活动分为115个必选活动和86个自选活动,分学段分年级、分月分主题组织实施,为全县中小学德育活动提供系统化指导,做到“月月有主题、级级有侧重、人人可参与、全年全覆盖”。
五育活动常态化。结合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全县中小学在常态化开展“阳光心灵”心理健康月和“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四节活动的同时,又从2022年秋季开始,设立全县中小学劳动技能大赛,以劳动基础知识闯关、劳动人物精神宣讲、劳动技能展示为载体,丰富学校课余文化生活,展示文体活动和劳动育人成果,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成长潜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让每名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实现“育一片林、成万种材”的育人目标。
社团活动多样化。以学生品格锤炼与核心素养的全面养成为目标,以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生态为导向,2021年起,石泉县将课后服务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平台,狠抓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围绕答疑解惑、素质拓展、张扬个性、阅读铸魂、强身健体等五个方面,依托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和乡村少年宫资源,坚持“一校一策、一校多品”,探索实践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育人方法和途径,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需求菜单,实现课堂内外贯通,助推“五项管理”和课后服务等改革政策的落地生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践活动特色化。在借助课堂教学育人的同时,石泉县又以县域旅游资源为媒介,积极搭建研学旅行、劳动教育、户外实践等丰富多彩活动体系。截至目前,石泉县已创建4个县级、3个市级、2个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3个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所劳动教育示范校,开发研学课程40余门,初步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研学工作体系。同时,结合学段特点和时令变化,各中小学充分利用鬼谷子文化、金蚕文化、汉水文化、农耕文化等县域乡土文化,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实践活动,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