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助力莘莘学子圆梦大学
自今年8月1日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以来,汉滨区学生资助中心共办理生源地贷款合同6800笔,贷款金额6755万元,不论是合同办理数量还是金额均创历史新高,总量位居省内县区第一。
近年来,汉滨区学生资助中心坚持“应贷尽贷”原则,落实落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细化优化服务措施,让每一位学子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大力宣传注重实效。向全区高中、中职毕业班学生印发《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高中、中职毕业生的一封信》《2022年汉滨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指南》,供学生和家长及时了解政策,特别是要求学校对重点保障人群做好深入宣传。在此基础上,区资助中心统一制作《2022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简介》宣传展架,放置服务大厅门口以及每个高中、中职学校醒目位置。同时,利用资助中心公众号等媒体,传,细化深入宣传2022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办理流程,提前告知办理注意事项,提高政策知晓率,并开通了咨询热线电话,在线解答办理有关事项,直接为学生及家长答疑解惑。
强化培训提质增效。为了更好的开展资助业务办理,资助中心全员参加了2022年助学贷款远程线上业务培训,熟悉新的贷款政策和新的操作流程,熟练度、准确度大幅提升。在启动准备阶段召开了2022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专项会议,集中学习文件指南和登录培训环境,掌握各环节重点要素。利用全省资助业务QQ群,对于办理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沟通交流,优化操作,做到政策清、业务熟、办理快。
创新举措延伸服务。为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汉滨地域分布,同时设立恒口示范区政务大厅办理点、汉滨区水井湾政务大厅办理点和主城区兴安西路汉滨区学生资助中心办理点,避免了偏远山区学生和家长遥远路途往返问题,同时减少了的集中无效等待时间;各办理点均设置了休息区、咨询台、受理区、自助服务区,为前来办理的学生和家长带了方便的体验,自助服务区的电脑更是让家中没有电脑的学生解决了燃眉之急,实现现场申请、现场审核、现场办理完结。还设置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岗,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在办理点开展志愿服务,主要从入门疫情核验、办理流程引导、申请填报指导、疑难问题解答等方面开展服务,及保障了办理点安全秩序,同时整体提升了办理效率,带给前来办理的大学生和家长良好的体验。
严防疫情确保安全。把好“三关”,一是把好入门关,在办理点设置设立疫情防控入门登记台和红外自动测温仪,由志愿者引导办理助学贷款的学生及其家长完成扫场所码、验行程码、测量体温、消毒等一系列疫情防控事项;二是做好环境消杀关,每天在早、中、晚时段,分三次对室内外办公区域进行通风、消杀和打扫,;三是做好防护关,资助中心提前购置口罩和免洗消毒凝胶,提醒前来办理人员带好口罩,签完字做好消毒,对未携带口罩的人员免费提供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