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六大措施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
为全面落实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公办中小学在编在岗教职工的归口管理,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激发办学活力,推进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近日,市教体局、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联合印发了《安康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六个方面的主要措施。
抓好教职工编制配备管理。全面落实城乡统一的教职工编制标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内,提出各校教职工编制调整方案,报同级编制、财政、人社部门备案后实施。完善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制度,鼓励探索设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临时周转专户,确保所属中小学按需补充配备教师。鼓励各县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逐步压缩使用编制的非教学人员比例,提高教育编制使用效益。
抓好教职工岗位设置管理。市、县区人社部门按学段核定专业技术高、中、初级岗位总量,核定的岗位总量交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县(市、区)人社部门对教师岗位实行总量控制,在职称申报、评审、岗位聘用等相关工作中不再审核具体学校的岗位情况。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依据辖区学校规模、班额、师资等情况,设定各校专业技术岗位数量,并于每学年初结合教职工数量变化、城乡均衡发展、教师轮岗交流等因素动态调整,报同级财政、人社部门备案后实施。
抓好教职工聘用管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总量控制、统筹调配、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的原则,对县域内教师实行统一管理、按需配备,学校负责教师的使用和日常管理,依法依规做好聘用合同的签订、履行。加强教师岗位考核,依据岗位职责,制定分类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建立完善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
抓好教师补充交流。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应补尽补”原则,充分利用公费师范生安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引进、特岗计划、优师计划等多种方式补充教师,优先保障农村、艰苦边远地区中小学以及数学、音乐、体育、美术、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校医等紧缺学科和岗位需要。鼓励各县区探索通过先面试后笔试,高层次及紧缺专业人才采取直接面试或考察聘用等方式招聘优秀人才到学校任教。持续推进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凡未按规定交流轮岗的校长教师一律不得参与高级、正高级、特级教师等评选推荐活动。
抓好教职工权益保障。持续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同时统筹考虑高中和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向教育教学实绩突出的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
抓好教师退出机制完善。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对于年度考核或聘期考核不合格,符合规定情形的可解除聘用合同;对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不合格或逾期不注册的人员,依照规定调整出教师岗位;对于在政治思想、社会公德、生活品德、学术道德等师德师风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严格实行“一票否决”,依法依规撤销教师资格,解除教师职务,清除出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