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教育体育局欢迎您!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 新闻动态 > 校园动态 > 正文内容

汉滨区流水中学:流水年华育英才 只争朝夕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0-11-17 15:12作者:

汉滨区流水中学,是一所区属完全中学。坐落于“中国最美小镇”流水镇东南半岛上,三面环水,一面临山,景色优美,清幽雅致。学校始建于1958年,原名为安康县第五中学,曾用名汉滨区流水综合中学,服务周边四个乡镇高中教育教学,服务人口近10万人。学校占地面积15165平方米,建筑面积12822平方米,绿地覆盖率达34%。

近几年来,该校在各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下、在周边社会群众的支持下,学校先后获得了多项荣誉。2016年通过市级标准化高中验收并荣获市级“平安校园”;2017年被评为市级初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2018年被评为市级卫生单位,同时被评为区级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2019年已申报市级园林单位和市级健康校园。2020年被评为“师德师风先进单位”。学校乘着创建省级标准化高中的东风,驾着育人的大船,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在新课改的浪潮中行稳致远、高歌远航。

凝练办学理念,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流水中学的办学理念始终是围绕着“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问题来进行思考和回答的。基于这样的认识,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出“立德修身”这一首要理念。“立德”是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吻合,新时代的“立德”,是立社会主义公德,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德,立奋发进取、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学校践行立德树人,就是要求全体师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修身”是树人的前提,中国传统道家思想认为“上善若水,上德若谷”,修身树人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新时代而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还应该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教育学说,体现未来的学校教育目标指向,也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回报社会”,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感恩与回报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层面最深刻的道德追求,也是体现青少年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路径,是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

在这种办学理念的支撑下,流水中学概括凝练出了本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

——校训:流水年华,只争朝夕。汉滨区流水中学基于本地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流水”本来具有的特性,提出“流水年华,只争朝夕”的校训,激励流水学子深刻体会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道理,争分夺秒,刻苦学习,不辜负青春年华。

——校风:守正创新,团结进取。“守正”是恪守正道、胸怀正气、行事正当,追求心正、法正、行正。“创新”是善于创造、懂得变通、不断推陈出新。“守正”是创新的根基,发挥主导;“创新”是“守正”的补充,相辅相成。团结就是力量,进取才能有为。

——教风:上善若水,惟真惟实。我国传统经典《老子》中写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过于水。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在本质上是“求真”、“求实”。我校倡导全体教师,用一颗真心,严谨执教,上下求索。

——学风:滴水穿石,知行合一。一滴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它靠着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却能穿透比自己强逾百倍的顽石。对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尤其需要具有水滴石穿、坚持不懈的精神。滴水穿石不是依靠力量,而是它具有“不抛弃,不放弃”的坚持精神和坚韧品质。

“知行合一”,就是用学到的知识、理论去指导实践,又在探索实践中获得新知识,形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它要求全体学生要有担当意识,弘扬实践精神。

狠抓硬件建设,着力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教学楼1栋,学生公寓楼1栋,教职工宿办楼1栋,教师周转房1栋,师生食堂各1个,实验楼1栋。校园内道路全部硬化,平整宽敞,消防设施、设备到位。学校运动场备有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器械设置齐全,有200米的塑胶环形跑道和100米的直道,为师生提供了方便实用的运动场所。学校配有省级二类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建有其他功能部室共计26个。学校重视图书资料的订阅和使用,每年不断新增图书报刊订阅数量,图书室现有藏书3.3万余册,生均图书59册;配备有各类工具书、教学参考书86种,师均78册,能够很好地满足师生的借阅需求。

提升学生素养,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流水中学始终把教学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线,通过召开教学质量提升专题会,通过教研、课改、培训等活动不断改进教师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近三年来,汉滨区流水中学中、高考捷报频传,本科上线率每年均保持在46%以上,中考成绩也不断追赶超越,2020年中考成绩已经在农村学校名列前茅,区教体局授予学校“初中教学质量先进学校”,同时学校还为各类职业院校累计输送合格毕业生达400多人。

学校始终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全面。为了给学生个性发展搭建平台,目前学校组建了书法、篮球、舞蹈、魔方、象棋、跳绳、茶之韵、英语沙龙、电脑创作、流水水质研究等19个社团,每周积极开展社团活动,每年进行一次社团成果汇报,通过比赛、表演、展示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张扬个性,也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学校认真落实体艺“2+1”项目计划,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和有力条件。

——重视体育工作,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质。为此,学校一方面坚持开足开齐各年级的体育课,实施阳光体育活动,坚持让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另一方面通过各类体育活动调动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拼搏、团结进取的体育精神。学校每年春季举办田径运动会,秋季开展球类运动会、远足、冬季越野赛等体育活动。同时我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上级部门开展的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重视美育工作,积极开展各类文艺教育教学活动。对艺术类课程,坚持开足课、重过程、常监督,确保艺术课落实到位,课堂有效。为了丰富学校文化生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学校开展了丰富的文艺活动。通过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锻炼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用劳技课和艺术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创做各类科技艺术作品,学生制作了许多高质量的手工作品。每年元旦前后,还组织开展科技节、艺术节活动,在活动中我们通过科技作品展、书法作品展、美术作品展以及文艺汇演等一系列活动,为不同特长的学生搭建平台、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我,发展个性。

——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学生培养观,立人先立德,为此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德育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我们定期开展安全讲座,举行消防安全、防踩踏、防震安全演练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升学生防险避险能力;我们还建立了流水“刚子”富硒茶劳动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每年重阳节组织学生到流水镇敬老院进行公益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每学年组织高一学生参观安康博物馆,赴西安高校开展研学旅行;我们还邀请奈斯专业励志演讲机构、王庭德书友会及其他知名人士到学校开展励志演讲活动。

——重视教育扶贫工作,学校特别注重学生关爱教育,对摸底贫困生实施结对帮扶,定期谈话,动态跟踪,时刻注意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于因病因残不能到校学校的学生,学校定期送教上门,确保这些学生也能享受教育服务。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经常进行家访活动,从而逐步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和管理机制。

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能力提升

学校党组织机构健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部门的职能作用,实行校务公开、财务公开。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规范办学。学校领导班子11人,校级领导3人,中层领导8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一级职称3人,大学本科学历9人,平均年龄43岁。班子成员重视师德修养,政治理论水平较高。班子内部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团结协作,务实高效,讲政治,有担当,善学习,学科搭配完整,年龄结构合理。校长汪德平同志,持证上岗,是从高中学校各个职务上履职历练, 逐步成熟的一名优秀校长。

学校共有16个教学班,初中部三级6班,高中部三级10班。现有学生650人,教职工79人,专任教师78人,工勤人员1名,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70人,有中学高级教师21人,一级教师32人,教师平均年龄为35岁。教师和学生比例为1:9.6。高中科任教师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1%,一级以上职称达到了70.4%。现有市级教学能手1人,区级学科带头人5人,区级教学能手14人,区级学科工作坊2个,区级优秀教师 8人,市级师德标兵 1人,区级师德标兵5人,区级优秀班主任6人。

学校特别重视教育科研工作,为强化学校教研工作,学校专门成立教科研室,设立学科教研组,协助教师专业成长。近年来,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不断增强,有许多教师专业论文在市级以上期刊发表,或参加区、市论文交流获奖。学校坚持每年开展课题研究,目前已结题的市级课题2个、区级科研课题6个,正在进行研究的市级课题1个、区级课题1个。学校坚持做好主题式校本研修,依托校本研修解决教学实际问题,重视对每年开展校本研修成果交流活动,并将教师的优秀反思、随笔、心得、叙事、案例、论文等研修成果及时收集整理,汇编装订,形成学校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

学校重视校际交流,积极与安康学院、陕西建设技师学院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经常邀请高校专家到校送教送培、指导工作,学校是安康学院实习生校外培训基地,每年负责承担安康学院的实习生培养工作。学校同时还积极发挥在教研协作区中的核心作用,组织开展联片教研、体育比赛、考试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发挥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也与周边学校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汉滨区流水中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兼容并蓄,谋求和谐持续发展,努力把流水中学打造成有汉江之魂、流水之韵的“水文化”特色学校,在顽强拼搏中书写学校新的光辉篇章。


[打印本页]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