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职教走在大路上
旬阳小伙陈宏力,如今已是上汽集团(宁波)第七分厂制造部油漆股工段长,并在浙江宁波买了房安了家。他从未想过,职业教育竟能让人生如此出彩。
“初中成绩比较差,如果没有上旬阳职中就去社会上打工了,现在我就是另一种人生。职业教育让我明白,只要奋斗,人生同样精彩。”面对采访,陈宏力对当初的选择充满自豪和感激。
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近年来,安康职业教育随着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无数个陈宏力成长、成才的故事,在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生动演绎。
产教融合,为人人成才铺路
如何更好地将职业院校发展和区域产业布局深度融合,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更好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这是近年来我市众多职业院校思考探索的问题。
城市发展呼唤产业升级,人才培养急需改革创新。针对职教专业服务地方能力不强问题,近年来,我市鼓励全市各中职学校结合实际,一县(校)确定发展1至2个骨干特色专业,错位发展,市上从项目上给予扶持。
目前,全市10所中职学校开设15大类36个专业,涵盖加工制造、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建筑、教育等领域,形成了旬阳建筑、汽修、学前教育,石泉数控、电商,汉阴烹饪、岚皋美容、紫阳制茶、高新航空服务、育英计算机、白河酒店管理等特色品牌专业,全市一校一品、一县一特色的专业布局基本形成。
同时,我市大力组织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积极争取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和产教融合项目,赢得了省教育厅对安康职业教育项目安排上的重点倾斜,安排项目资金占比接近全省20%。近3年,全市共争取并投入8亿多元,极大改善了全市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和基础能力。
办学跟着需求走,专业围着产业转。记者从市教体局了解到,今年平利、白河、汉阴、紫阳等县职教中心在原有招生专业基础上新增中医康复保健、新能源汽车装调与检修、茶叶生产与加工、工业机器人技术运用、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等专业。
“茶叶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成为我县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增设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是符合平利县域经济发展现实需求的。”对于办学定位和“突围”方向,平利职中校长马锦文有着清醒的认识,“办职业教育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夜郎自大,必须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必须走进田间地头、走进企业车间。”
对接产业需求,职业教育发展才能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共频。随着产教融合发展的深入,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步履加速,不断涌现出“紫阳修脚”“旬阳建工”“汉阴厨师”“岚皋形象设计”等全省技能培训品牌,破解了过去我市职业教育“学校教的技能,企业用不上;企业需要的技能,学校里没有教”的问题,为我市全面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强劲动能。
“订单”培养,使学生毕业即就业
2019年,石泉职中2017级、2018级机电数控专业的学生先后前往安徽芜湖德善数控科技有限公司开启为期半年的“学徒”生涯。
所谓“学徒”也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实行“工学交替”。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教学、同步指导,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技能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企业这个大熔炉将学生炼成精通一技之长的“真金”。
这就是石泉职中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创新育人模式,积极探索的现代学徒制,也是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一方面大力推进东西部合作,各职业院校与天津经开区、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设立固定实习和就业基地,实行“订单培养”。另一方面,各中职学校积极推行“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办学新模式,实现“校中厂”“厂中校”。探索将企业转化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校企共同设置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规划教材、精品课程,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然而,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与校情,校企合作是照搬不来的。汉滨区新建职中与地方引进企业德迫机器人公司合作,将生产线建在学校;旬阳职中与本县金力源建筑集团合作办学,订单培养;岚皋职中与昆山金莎美容美发集团合作,共建金莎美容示范店;汉阴职中与绿健实业公司合作,培育汉阴小吃;紫阳职中与远元修脚集团合作,在校内建成培训基地;安康育英中职依托市青创协会,聘请30多名企业家担任“客座讲师”…… 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出题、学校唱戏、共建共享,目前,全市10所中职学校积极主动对接本地企业办学,每一所中职学校都同本地1至2家企业深度合作,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标准对接、教学与生产对接。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已经成为本地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部分学生自主创业成为致富带头人。
立德树人,让成长的步伐更稳健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掌握一技之长,不仅意味着在职场可以有立身之本,更意味着实现梦想有了更多可能。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进程中,安康各职业院校围绕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等做出了很多有益探索,不仅如此,在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各职业院校更注重培养学生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
“要在学习阶段就帮他们扣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枚扣子’。”安康育英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陈小浩谈到,中职学生多数处于青春期,身心还不够成熟,作为一线教师,要立足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台,紧密结合职业教育和中职学生实际,做好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精神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教育的首要职责是立德树人,职业教育不仅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要服务人的发展。在这样的理念下,一方面,我市不断强化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通过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等活动培养工匠精神。
另一方面,加强苏陕协作教育交流。我市与对口江苏省常州市积极合作,先后选派50名中职学校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到常州中职学校进行3个月以上的跟岗学习,并邀请常州专家到安康讲学交流支教,有效帮扶了我市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目前,全市“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42.5%,高于全省平均值3个百分点。
职业院校学生良好的品行与素养直观地反映在了各类竞赛中。近3年,我市在参加全省四项大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2018年文明风采大赛获得省级优秀组织奖,2019年先后在全省技能大赛和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双双获得团体第四的好成绩。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工程测量赛,旬阳职中建筑专业陈孝平、谌贵鑫、康贤振、宋显波4名学生代表陕西省参赛并获得团体三等奖,这是该校也是安康市中职学校首次有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获奖。
重技能更重素养,安康各职业院校毕业生普遍受企业欢迎。据统计,全市职业院校每年向社会培养输送中高级技能型人才0.6万人,开展短期技能培训5万人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在长三角、珠三角就业占毕业生66.7%。2017年,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定向到我市录用了17名中职毕业生到北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