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平语近人” 悟为教之道
“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有常民为本”。近日,由中宣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深度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一心为民、以民为本的情怀。这种情怀折射到教师职业,就要求我们要转变作风观念,锻造扎实专业素养,提高职业服务意识。
为教之道,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爱生如子,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要摆正自身位置,放低身段,从对自己、对家长、对学生、对学校四个方面作出调整和改变,如此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和育人目标。
对自己,要爱岗敬业。面对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快、学生自主性强的特点,教师再像以前“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到老”的工作节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教法,才能适应时代。在掌握扎实专业素养的同时,要尊重教师职业,爱岗敬业,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更新自我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跨越年龄和代差,提升亲和力,重塑教师的权威性。
对家长,要以礼相待。在现实工作中,山区学校很多老师认为家长素质层次不齐,没文化,认钱不认人,孩子有啥问题都找老师,牢骚多赞誉少。于是老师们心中瞧不起家长的意识逐渐萌芽,最终不愿理睬家长,更不愿和家长分享学生在校表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家校两张皮”。笔者拙见,培养学生不是学校和家长单方面的事情,需要家校之间保持密切沟通,如此才能形成合力,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无缝对接。因此,需要教师摆正自身位置,放低身段,和家长以礼相待,倾听民意,综合施策,携手共育。
对学生,要爱生如子。针对现在学生自主性强、表现欲突出的特点,我们新时代的教师正确做法是疏而不是堵,要转变自身观念,遵循教育规律,将课堂还给学生,坚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民主教学,倾听意见,互动沟通,鼓励评价。同时,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对待所有学生一律平等,严格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主动关心学生生活和学习,及时解决学生困难和疑惑,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因材施教,建立多元化、多样化的素质评价体系。
对学校,要爱校如家。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学校形象,爱惜学校财产。“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可见,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靠个人“单枪匹马”是不行的,必须要学会与同事和睦相处,树立“你帮我,我帮你”的意识。此外,还要正确处理好和学校领导的关系,作为学校的一份子,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发挥所长,适时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献智出力,把学校当成自己实现人生价值追求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