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教育体育局欢迎您!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 党建工作 > 学习园地 > 正文内容

容错机制下,党员干部要把握好三个关系

发布时间:2017-03-28 14:13作者:

      去年以来,一些地方相继出台容错免责机制,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中央今年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鼓励担当、宽容失败的导向更加鲜明。

  客观地讲,保护敢担当的干部、信任真负责的干部,与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并不矛盾,但要清楚的是保护不是袒护、信任不是放任”。具体来讲,就是在容错纠错负责机制导向下,党员干部干事要正确把握好三个关系。

 

  正确把握“宽”与“严”的关系

  “宽”就是宽容失败,出台容错纠错免责机制就是“宽”的体现,就是鼓励干部放手干事业、放胆谋发展。“严”就是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从严要求,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守住底线,实际更是一种保护。古人云:“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中央提出的“容错”,前提也是把握了宽严相济的区间限度。所以,党员领导干部要辩证地理解好“宽”与“严”的关系,正确把握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和出台容错负责机制,其核心就是要求全体干部“守住底线、放手工作”。

 

  正确把握“权”与“责”的关系

  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讲,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权力,但这个“权力”要充分体现在敢抓敢管、敢闯敢干,更好披荆斩棘、推动工作上。同时,有多大权力也要有多大的敬畏,始终敬畏法律、敬畏党规、敬畏人民,不能盲干瞎干乱干胡干。所以,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认清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严以用权、以实落责,既要干事、更要尽责。

 

  正确把握“公”与“私”的关系

  党员干部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这也是党章明确规定的。所以,党员干部一定要有这样的大局意识,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得好,我们党员干部也有成就感;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不上去,我们的个人价值也无从体现。于公于私,都需要党员干部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伟大事业、伟大工程的实践中来,以自己的勤奋工作为党分忧、为民造福、为自己的人生添彩。

[打印本页]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