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教育体育局欢迎您!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 党建工作 > 学习园地 > 正文内容

白河黄氏家规----中国传统中的好家规

发布时间:2016-05-16 17:06作者:

在苍莽雄奇的巴山深处、蜿蜒迤逦的汉江之畔,有一个山水相依的秦楚边城白河县,它位于陕西省的东南端,是安康市的“东大门”。这里生活着一个人文厚重、家风淳朴的大家族,他们世代坚守和传承着修身立德、风正行远的家规家风,这个家族就是白河黄氏。

白河黄氏原系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双井乡人氏,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后裔。清乾隆十五年,黄氏家族迁居陕西白河后,历经266年,发展成为今天1万余人的大家族。白河黄氏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当国有危难时他们会挺身而出,当民有灾荒时他们会守望相助、扶贫济困。数百年来,涌现出了一批有责任有担当的黄氏后人,代表人物有黄光燮、黄统、黄正甫等。

黄氏家族1796年(嘉庆元年)制定家规24条,后经修订,形成了以“豫蒙养”、“崇勤俭”、“爱国家”等为主要内容的《黄氏家规》20条。2009年,黄氏后人对家规再次进行修订,新增“戒忤逆”、“戒欺弱”、“戒斗殴”等《家戒》10条。至此,黄氏家族形成了家规、家戒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家规家训体系。白河黄氏家规以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为核心,要求黄氏族人崇德重教,胸怀大义,激励着一代代黄氏后人修身立品,艰苦创业,成为当地优秀家规家训的代表。

黄氏家规“豫蒙养”中强调,“若做秀才、做官,固为良士、廉吏;为农、为工、为商者,亦不失为醇谨君子”,就是要求黄氏族人身怀学问就要回报社会,当了官员就要为政清廉,即使身为普通百姓,也要做一个淳厚谨慎、品行高尚的人。

黄氏家规“崇勤俭”中强调,“士农工商,业虽不同,皆是本职。勤则职业修,惰则职业隳。修则父母妻子,仰事俯育有赖。隳则资身无策,不免姗笑于婣里。”意思是无论是读书人、农民、工人还是商人,所从事的职业虽然不同,但都有自己的职责。勤奋就能使自己的职业变得美好,懒惰就会使自己的职业遭到毁坏。职业美好了,无论是向上侍奉父母还是向下养育儿女(即维持一家人生活),都有了依赖。职业遭到毁坏,就无法立身处世,免不了要被亲戚们嘲笑了。

黄氏家规“爱国家”中强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国之不存,何以为家?卫国御敌乃吾族之责也。”意思是皮都没有了,毛还长在哪儿呢?倾覆的鸟巢下面,难道还有完整的鸟蛋?国家都没有了,哪还有家呀?保卫祖国、抗击敌人是我们家族历来的神圣职责。

黄氏家规“和邻里”中强调,“末俗或以富贵骄,或以智力抗,或以顽泼欺凌。虽能争胜一时,已皆自作罪孽。况相角相仇,循环不辍。人厌之,天恶之,未有不败者,何苦如此?意思是有的人凭借富贵骄横,有的人凭借心机勾心斗角,有的人凭借顽固撒泼欺凌别人,即使能争得一时的胜利,也都是自作罪孽罢了。何况与人相互打斗相互仇恨,冤冤相报,永不停止。人们厌恶他,上天也厌恶他,最终没有不失败的,何必要这样呢?”

2009年,白河黄氏再次续修家谱,形成《家戒》十条,要求族人戒忤逆、戒凌长、戒欺弱、戒斗殴、戒健讼、戒酗酒、戒赌博、戒淫乱、戒非为、戒轻谱。至此,黄氏家族形成了家规、家戒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完整家规体系,为白河黄氏子孙确立了行为规范和道德准绳,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的社风民风。

白河黄氏家规作为优秀的家规文化,自然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中,并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它与巍巍秦巴一样虚怀若谷,同悠悠汉水一般源远流长,至今依旧激励着人们开拓奋进、砥砺前行!

[打印本页]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