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秦巴山区的教育突围——记陕西省安康市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工作
秦巴山区的教育突围
——记陕西省安康市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工作
10月10日,安康市汉阴县实验小学操场上,学生在新建的操场跳绳。(资料图片)
“八山一水一分田”“所辖10个县区均为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88万人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的中高山区”……
这是一组对陕西省安康市的描述与评价。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现实情况,安康需要通过搬迁安置解决安全居住和生产生活问题,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
面对扶贫安置和快速城镇化的双重压力,近年来,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以打造美丽新校园为抓手,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城区扩容和农村提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教育成为当地群众走出大山,脱贫致富的不二选择。
扩容:让每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每年从中高山区搬到低山区的扶贫搬迁移民差不多有20万人,其中有10万人要进城。”安康市教育局局长马恒昌介绍说,“对教育而言,每年新增1.5万名左右的学生。”
面对困难,淳朴本分的安康人没有选择抱怨,而是迎难而上。2013年以来,针对城镇化和移民搬迁带来的城区教育资源紧缺和“上学难”的矛盾,安康市实施了以“五校北迁”为重点的城区教育资源整合方案,对中心城区12所学校进行新建和改扩建,新增教育用地120亩,盘活和节省教育投入10亿多元。
以占据了安康近三分之一人口的主城区——汉滨区为例,过去的几年中,汉滨区江南片新增了2所初中、1所小学、1所幼儿园,总投资近3亿元,扩充学位10000个。
“明年我们就能搬到宽敞的新校园了,再不用像现在这么拥挤了。”始建于1979年的江南小学,现有26个教学班1600多名学生,局促的校舍和每年持续增长的生源,让校长非常头疼。按照汉滨区教育资源整合规划,学校明年将迁至原汉滨初中分校,原址改建为公办幼儿园。
今年1月,该区又启动江北片区教育资源整合,2017年12月前,将对33所中小学、幼儿园进行迁改建,新增1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5所幼儿园,总投资3.2亿元,可扩充学位11000个。
“预计到2017年年底,通过资源整合和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全区扩充学位可达26000个。”汉滨区区长范传斌说。
除了主城区,安康还加强县城、重点镇、新型社区的教育发展,着力解决城镇教育“班大人多上学难”和农村教育“点多分散质量低”的结构性矛盾。目前,全市新建公办幼儿园157所,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4.6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5.11%,分别比2010年提高44.63和23.31个百分点。
“经过这几年的硬件建设,全市已基本消除了危房校舍,学校成为当地最漂亮、最安全的建筑。”马恒昌说,安康地区易发洪水、泥石流、地震等灾害,安全的学校往往也充当了灾民的避难所。
托底:保证两个不能少
如今,安康的青年人都知道,要想外出打工,必须得去职校参加技能培训。
说起原因,马恒昌解释说,政府考核职业教育发展有“两个不能少”,即未升学初中毕业生全部要接受职业教育,外出务工青年人必须参加技能培训。“这是政府的一项硬任务,要求各乡镇必须落实。”马恒昌说。
这项政策,保证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不掉队,并开启了一条职教致富的新路。
赵伟,安康市长兴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部经理。提起在安康市旬阳县职教中心工业与民用建筑系参加大专学习后对他的影响时,赵伟说:“现在,我年薪已经达到十万元了。而没有参加培训前,一个月也就挣一两千元。”
最近,赵伟合计着把父母亲,从旬阳县郊区半山腰上的老家草坪村接下来,送到他最近刚在旬阳县城买的120平方米的房子里。
“精品就业,是我们的法宝。”旬阳县职教中心校长陈强一语道破天机,围绕精品就业,背后是打造精品专业、严抓精细化管理的一整套制度。
“一个学生就业,就等于一个家庭脱贫了。”旬阳县教育体育局局长时宏新说,去年,旬阳县入围了全国首批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名单。“正是因为旬阳县职教中心在培训和吸纳人员就业、推动农民致富方面,做出了示范性经验。”
近几年,安康市积极实施职业教育学校、专业整合改革,全市建成国省级示范职校3所,精品专业13个,整合减少专业23个,实现全市中职学生统一招生,走出了一条培训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教育富民路子,职教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2014年,安康被教育部等六部委表彰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提质:美丽新校园点亮青山碧水
走进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劳动小学,整个校园充满了浓郁的汉剧文化气息。汉剧脸谱、汉剧乐器及汉剧“十大行当”铸塑等触目可及。音乐课上,学生们伴着二胡高声欢唱改编的新汉歌;舞蹈房内,在汉剧团演员指导下,学生们有板有眼地练习着形体动作。
“学唱汉调二黄、了解汉剧,对传承地方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进行道德教育与艺术熏陶,追求美好人生有重要意义。”汉滨区教育局局长刘学强说。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生机勃勃的校园文化建设,劳动小学在2014年被命名为五星级“安康市美丽新校园”。
“美丽新校园建设以校园文化为抓手,涵盖校园建设、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师生关系、教育管理等方方面面,最高标准为五星级。”安康市教育局副局长王烈勋说。
2014年,安康市教育系统启动以生态校园、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新校园建设活动。实行动态管理、星级命名,五项内容一项一星,达到其中3项标准方可申报命名,最高标准为五星级。力争用8至10年时间,使全市绝大多数学校建成美丽新校园。
“美丽新校园建设活动,是安康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马恒昌说,“是提升校园文化品味、提高教育水平的综合反映,将为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记者 冯丽 禹跃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