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教育体育局欢迎您!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 新闻动态 > 教体要闻 > 正文内容

【乡村好教师】教坛无言寄深情:记汉滨区大同镇新建小学教师张世莉

发布时间:2015-08-13 09:59作者:

1994年7月参加工作的张世莉,汉滨区大同镇新建小学的一名小学高级教师。屈指算来,她已经在农村教育战线上摸爬滚打了二十一个春秋。她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她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用一颗赤诚之心,在这教育教学块平凡的土地上,播下了爱的种子,一颗颗幼苗在她的培育下变成了参天大树。三尺讲台见证着她对工作的热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用默默奉献,不求回报,谱写绚丽多彩的从教人生。

将无私的爱心倾注给学生

张世莉老师任教二十多年来,她始终以一颗善良而博爱的心培养学生,教育学生,博得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任。在班主任工作中,她能创造性地开展班级工作,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绩高。她注重用爱心和耐心感染学生,主动热情地帮助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和留守学生,她给予的爱更多,投入的情更浓。她刚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时,发现自己班上学生王茜茜体弱多病,口齿表达不清,家庭又非常贫困,常常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负,这位学生小小年纪就品尝着生活的艰辛。张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在班会中,常常给小朋友讲同学互相关爱的故事,努力地去教导其他孩子不要歧视王茜茜同学,率先用心去呵护这位贫困多病的学生,经常牵着这位学生的小手,亲切的与学生边走边说,宛如一对亲密的母女;她经常用自己的钱给这位学生买衣服、学习用品等。记得去年10月份的一天,她班的学生王茜茜肠胃炎发作,呕吐不止,孩子小脸烧得通红,张老师毫不犹豫地把学生送到医院,并给学生交了3000元的医药费,安排好学生住院事宜后又急匆匆地赶回学校上课。同事关切地对她说:“你把钱都给学生交药费了,你上大学的儿子生活费怎么办呀?学生家长会想办法的。”她微笑着说:“没事,钱可以借嘛,孩子的家人到医院拿不出钱,我就先把钱交了,现在孩子的病情控制住了,我该回学校完成我的工作了。”听到她轻松自若的回答,同事被她博大的爱心而折服。张老师在班内帮扶3位像王茜茜这样的同学,她不顾自己工作的劳累,经常利用中午学生营养餐时间,给这两位孩子洗脏衣服,看到这感人的一幕幕,全校师生都为之赞叹。在张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下,她所带班级在学校的各种比赛活动中表现格外突出,多次被评为“文明班集体”、“友好团队”。2008年,张老师被评选为“汉滨区优秀班主任”。

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师生

工作中,她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上学期,她安排年轻老师在网上晒课,四十多岁的她最先制作课件,精心撰写教学设计,在网上晒课。在教学中,她在重视基础教学的同时,还注重锐意创新。在教学中从不照本宣科,而是以各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她善于学习,大胆设计课堂教学,曾在区上赛教活动获得一等奖,2003年她获得了区级“教学标兵”的称号,2004年又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她让终身学习的理念伴自己前行。张老师在自己的学习日志中曾写到:教师从师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学海无涯,业务研究更无限,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都会从教师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来。她1994年踏上了农村小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她就把自己的事业看得无比神圣,出于真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每一个学生,她始终坚持不断的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学习老同志的教育教学经验,努力做一名高品位的合格人民教师。二十一年来,她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学》、《儿童心理学》、《新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理论书籍,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2010年,她毅然参加了陕西师大网络学院的本科学习,2012年取得了汉语言文学的本科学历,同时她主动参加了两期安康教师国培学习,参加了网上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营比赛活动。她为了给学生提供榜样,在今年师生共读一本书的读书活动中,她每天中午与学生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读书。张老师说不断读书,才能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平时,她除了及时报导校内的新闻和先进事迹外,还会经常撰写教育叙事,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感悟作为一种正能量传递给他人。

在不断地完善中提升水平

张老师常说:想要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就必须先战胜自己的缺点,每个人都一定会有缺点,而且这些缺点往往是不自知的。只有知道自己的缺点在哪里,你才能尽快改正这些缺点。在今年学生家长会上,张老师鼓励每位家长给自己提一条学生管理建议,很多同事当时很不理解,因为在同事们眼中,张老师对学生管理又细心又到位,可张老师说自己在班务工作中还有不尽人意之处,要博采众长,改正不足才行。她经常向老教师请教一些管理学生的方法,怎样给学生作文点评作文等,那种锐意改正自我,不断提升的精神境界着实让人佩服。

[打印本页]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