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教育体育局欢迎您!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 新闻动态 > 教体要闻 > 正文内容

【乡村好教师】火红青春献教育:记汉滨区叶坪小学教师陈红艳

发布时间:2015-08-11 07:39作者:

陈红艳,汉滨区叶坪镇叶坪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自2010年走上讲台以来,在山区学校以对工作认真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践行着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神圣使命,用青春激情书写着自己独有的教育篇章。

爱岗敬业,视教育为天职

从陈红艳怀着那颗激动的心踏上那三尺讲台开始,就在心里埋下那颗种子:用爱浇灌自己的教育事业。在工作态度上,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教师道德规范和各种工作制度,服从分配,听从指挥,无论学校安排什么任务,都能够愉快接受,并按时完成任务。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够积极参加。她深知没有坚实、厚重的业务功底,没有准确的知识结构,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无法胜任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教师这一职业。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坚持不断地学习,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为了求得鲜活的教学经验,积极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观看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的示范课,聆听专家的教育教学讲座。尽心尽力备好每一堂课,使每一节课都落在实处。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钻研教学用书,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力求吃透教材。上课时,认真讲课,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多项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上课后总是及时地反思这堂课的优点与不足,认真地记录下来。对学生的作业认真批改,并及时写好批改记录。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鼓励表扬,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补救。

热爱学生,视孩子为亲人

小学阶段,孩子们最天真纯洁的心灵更应该得到老师的保护。山区工作五年,陈红艳老师深深的感受到农村孩子心理的一种渴望:他们渴望身边有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渴望一家人的团聚。她既教过一年级七八岁的孩子也带过六年级十一二岁的学生,其中大多是留守儿童,还有单亲甚至孤儿。因为父爱母爱的缺失,有的孩子胆小孤僻,有的孩子倔强任性。面对他们,学习成绩的好坏都已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学校这个环境里,不能再感受到不一样的对待。工作中陈老师注重时刻反省自己,是否把学生当做亲人,对待每一个学生是否做到一视同仁,是否做到公平公正。在陈红艳老师心中,有一本所教过学生的所有完整档案,家庭情况、学习情况、性格情况等等,几年过去,已然清清楚楚。每天,从清晨开始,给学生们做好晨检,联系未到校学生家长,开展教学,关注学生状况,和学生谈心,与孩子们游戏、读书,直到晚上,孩子们离校,晚上住宿生进入梦乡,陈老师做完对学生的巡视后,在灯下写完一天的收获与感想,工作才算告一段落。为了家校联系,共同做好学生工作,几年间,她走遍了叶坪的大小沟汊,乡亲们看见她,都亲热的招呼“陈老师,又来家访”。几年间,她辅导留守儿童给在外务工的父母写心,为孩子们过生日,替住宿生洗衣服,送孩子就医看病等等不一而足,在孩子们的眼中,这位年轻的女教师,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她坚信付出真诚就能得到真诚,付出理解就能得到理解,而付出爱就一定会得到爱的回报!诚然如此,五年前她教的第一届毕业生至今都经常到校看望她,不时,有学生家长到校,对陈老师诉说着感激之情。

自我提升,视素养为生命

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陈红艳老师坚持不断学习,勇于探索。带着思考与学习的心态对待工作,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多读书,善思考,勤积累。积极阅读各种书籍,开放自己的视觉,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抛弃陈旧的观念。配合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谈体会,谈心得,谈收获,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得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坚持做好教学反思,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什么困惑,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这样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是怎样及时地处理这些问题的;反思本节课有那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有什么困惑。在此基础上,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使自己的课堂变的更有意义,更加贴近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创建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对话的课堂,拓展师生间的交流范围,通过师生互动、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平等对话等多种教育教学形式,促进学生智能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养成。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构建民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在不断努力中,陈红艳老师得到迅速成长,教学素养有目共睹,先后获得“叶坪镇教学能手”“模范班主任”称号,2014年,她代表全镇参加区级赛教,光荣的获得了“汉滨区教学能手”的称号。

[打印本页]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