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好教师】扎根乡村 情系教育:记汉阴县龙垭镇柳林小学教师汪勇
汪勇老师,汉阴县龙垭镇柳林小学一级教师。1979年参加工作以来,30多年如一日扎根农村山区,担任语文和数学两学科的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曾多次获镇“优秀教师”、“先进个人”称号;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30多年中,一直站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上,“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是其事业追求的目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其自律的信条。
锐意进取 不断超越
汪勇老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坚持出满勤,干满点,从不迟到早退。记得今年的一个下午,汪勇老师在河边钓鱼,不慎落入水中,把头部摔破,到医院缝了四针后,第二天戴着帽子来到学校给学生上课。学校考虑他年纪大又受伤让他在家休息几天,他说:“学校老师少,我休息了孩子们的学习怎么办?孩子的学习不能耽误,我要到学校来上课!”他就是这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业绩。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要求,在教学中他不错过任何一个可以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机会,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积极参加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向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学习,并认真写心得体会。在工作期间,他不但能勇于挑战自己,在各方面不断进取,而且始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做人要自立自强,诚实守信,为人正直,待人要宽厚,做事有责任心;在学习上积极进取,在生活上要勤劳节俭;经常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真正有用的健康型人才。
认真教学 潜心教研
作为一名教师,汪勇能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坚持阅读《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研论坛》、《优秀论文集》等书籍。备课时,精心设计环节,努力钻研教材,查阅资料,了解学生特点,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结合课堂实际运用课件配合教学,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课堂上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做好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在教育学生上,他很注重培优扶差的工作,对于特殊生,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经常找他们谈心、交朋友,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抓好学生的小组学习活动,选拔优秀的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一起进步,所教学科的成绩在乡统考中也名列前茅。
关爱学生 无私忘我
要让学生成材,身心健康成长,就必须关心爱护他们,做他们的知心人,汪勇老师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关心学生的座右铭。他班上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有四五个,在他的细致、耐心地工作下,他们都能自强、愉快地在和谐的班级大家庭中生活、学习。还有一些“留守孩”由于远离父母、远离亲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有的外出打工的父母半月或一个月给家中打一次电话,有的半年联系一次,相当多的外出打工者一年才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来,单纯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就可以了,而忽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孩子对父母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了障碍,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不良的改变。为此,他给学生分组,利用多种方法进行交流,汇报他们在校的情况。他心中始终记着这样一句话:做学生生活中的父亲,错误中的大夫,交往中的挚友。短暂的时光里,他不但取得了家长的放心,学生也更有了学习的动力。
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他始终坚守着一腔热诚一腔爱,他眷恋这片绿土,他更眷恋这些孩子,他庆幸他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