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好教师】扎根乡村为人梯 无悔青春献教育:记汉阴县漩涡镇柏家小学教师黄家波
黄家波1997年7月毕业于安康第二师范学校,2000年2月被分配到离家七十多公里的桃园小学任教。从此,他与乡村教育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时光飞逝。一转眼,他在乡村从事教育工作已满十五年。颠簸在凤凰山上的班车,摆渡在汉江上的小船,曾经将他摇晃得晕头转向,但没有动摇他从事乡村教育的信念。巍峨的赛凤凰曾令他望洋兴叹,但没有挡住他走向乡村小学的脚步。看着老教师先后退休离校,看着青年教师相续调走,落寞感倍增。忠于教育事业的赤心,给了他扎根乡村小学的勇气和信心。一批批、一群群乡村孩子,给他带来乡村校园生活的快乐和幸福。一把吉他帮他驱散乡村小学散学后的冷清寂寞,一盏孤灯燃烧着美好的青春,温暖乡村的孩子们,照亮乡村孩子们前进的路。
扎根乡村十五载,入桃园、上塔岭、到田堰、进柏家,一所所乡村小学留下他无悔的青春。从学前班到六年级班主任,从普通教师到学校负责人,从语文、数学、品德到音乐、体育、美术等任教学科,从少先队、升旗仪式到课堂教学、校本教研等教育活动,从安全、纪律到卫生、饮食等管理,他的教育教学工作涉及小学教育各个领域。职业倦怠感常来偷袭,他便用“天道酬勤”激励自己,用“懒惰损己”鞭策自己,把对乡村教育的这份爱进行到底。一位好友,曾经问他坚守乡村是否后悔,他笑着回答:“扎根乡村他无怨无悔!”他出生在乡村,从上小学到读初中,从上师范到参加工作,他深感落后的乡村教育对未来生活的影响,乡村教育对乡村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长辈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已经无法改变落后的乡村。只有知识和现代技术,才能使乡村有所发展。乡村发展变化的希望,寄托在他们培养的学生一代。他经常做着这样的教育梦:“播种思想、知识之花,开满孩子心田,传授生活之技,提高孩子生活质量。教育一个学生,改变一个家庭,培养一批孩子,发展一个乡村,使大家过上幸福的田园生活。”于是,他十五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经验,提高育人质量。十五年间,他所任教的学科成绩在全县期末统考中,多次排名全镇前列;他所负责管理的学校,多次受到领导表扬;他所教育的学生,常常受到家长和村民的夸奖。他因此也多次获得镇中心小学“优秀教师”称号、镇政府“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偏僻乡村小学交通不便,他便很少回家。结婚前,他每学期中间回家一次。上学期放国庆长假回家一次,下学期放五一长假回家一次。结婚后,他回家看望父母、陪伴妻子、照顾女儿的时间也不多,四周回家一次。他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星期五从乡村小学回到家天已经黑了,星期天吃过早饭就得离家返校。家里的大小事务全由妻子一人料理,他做的很少。为此,妻子常常埋怨他:“你要校不要家,家是你的旅馆。”他也只好多说些安慰妻子的话,消散妻子的怨气。二零一二年七月二十二日,妻子骑车避让路人时不慎摔倒,导致妻子右腿胫骨、腓骨、踝关节多处骨折。突如其来的灾祸使他们原本困难的家庭更加窘迫。开学了,妻子懂得学校负责人肩上所担负的责任,没等手术伤口拆线,就让他办理出院手续,接她回家养病。看着妻子拄着双拐忍着伤痛艰难行走的样子,想着远方那一群群孩子,他不禁暗自流泪。妻子需要照顾,远方的孩子也需要呵护教育。妻子的豁达与理解释怀了他内心的纠结。9月1日,他带着四岁半的女儿提着行礼回到了边远的柏家初小,开始着一边教学,一边照顾孩子的教育生活。下午与女儿守着寂静的学校,看着剧情里于自己相似的情景时,一阵感伤,潸然泪下。看着女儿因没有伙伴玩耍,眼眶含着泪光时,他愧疚自己没有给女儿一段快乐的童年;擦着女儿眼角的泪水,他遗憾自己没有给女儿和爱人一个温暖的港湾;女儿无语的伤感是父亲无奈的伤痛。但是,当他看到乡村孩子们因为他的教育,有了点滴进步时,一种莫名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不禁激起他继续努力工作的热情。他依旧处处操心着学校的大小事情,害怕因为自己的懈怠、疏忽,耽误对孩子们的教育,愧对乡村的孩子们!
早晨,他按时迎接学生进校,主动给迟到学生家长打电话,了解迟到原因;带头坚持晨扫,给孩子们一座干净整洁的校园,使孩子养成自觉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中午,陪着孩子就餐,监督孩子玩耍,辅导学习困难的孩子进步,规范孩子的不良言行。放学时,他按时送学生离校,叮嘱孩子们要注意路途各种安全。每天按时上下课,按时按数批阅学生的作业,不随便旷学生一节课。课前,针对理解力、记忆力暂时落后的学生研究教法,使他们在课堂上有所收获。课后,找后进生聊天谈心,疏导其心理问题,帮助孩子们建立起生活、学习的信心,让孩子们在爱的关怀下茁壮成长。
2006年秋,他在塔岭小学担任五年级班主任时,班里转来一个单亲重组家庭的孩子——韩树铭。他上课不听,作业不做,路上玩耍,敲诈同学。为了转变他,他对他进行了家访,了解他家庭、生活、学习情况。耐心开导他,帮他分析原因,想方法,改缺点。他不买笔和本子时,他就买给他。他不做作业时,他就提醒他。他与班级学生差距慢慢变小,他也渐渐容入班级怀抱。他经常关注他,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就找准时机表扬他,给他信心与勇气;发现他有思想波动时,他就告诫他,小心诱惑,别被思想的毒草伤害,及时清除思想中的毒草,种上思想、知识的花苗。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小升初“二试合一”统考中,韩树明以全班第二名的成绩进入了漩涡中学。每当遇到思想有问题、学习无兴趣的孩子时,他总是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鼓励孩子们,坚定信心战胜困难;重视孩子们,让孩子们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让孩子们看到未来的希望;陪伴孩子健康成长。这是他育人职责。
扎根乡村为人梯,无悔青春献教育。他将继续播洒心中的爱,让爱照耀偏远乡村,让爱温暖乡村孩子,让孩子向往未来,让乡亲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