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教育体育局欢迎您!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 新闻动态 > 教体要闻 > 正文内容

【乡村好教师】安贫乐教 育人为本:记平利县西河初级中学教师陈运钧

发布时间:2015-07-08 08:26作者:

在秀美的坝河之滨,有一所花园式的学校——平利西河学校,他的前身是一所职业高中,曾经缔造了连续15年职高全市第一的质量神话。而今,这里是一所九年制学校,也连续四年在全县的中考统测中位居前二,2014年中考更是位居全市第一。能不断取得如此优异成绩,源于学校有一支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爱学向上的好老师,陈运钧老师就是这所学校的一员。

陈运钧,男,现年34岁,1999年参加工作,现为西河初级中学德育处主任兼团委书记,分管学校德育、班务管理、宿舍管理、宣传报道工作,任七年级年级组长和七年级数学教学。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以“我为家乡献力量”为宗旨,扎根农村,安贫乐教,育人为本,赢得了学生、家长的喜爱,以优秀的教学成绩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同事的认同。

做一个爱学习的娃娃头儿

1999年,十八岁的他中专毕业了,回到了家乡,分配至西河乡水田河小学任教,担任四年级班主任、四年级语文和五年级数学教学任务,刚毕业的他,只是一个大孩子,对教学和班务管理一筹莫展,一腔热情无法施展,于是他向学校的老教师请教,学习管理班务的方法,学习授课的技巧,同时向书本学习,学习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策略等知识,经过一学年的努力,他所带的班被评为学校优秀班集体,所带的四年级语文和五年级数学分别取得了全乡第一和第二的好名次。教育办领导发现他的潜力,于2000年8月任命他为西河乡石梁沟小学的负责人,此时的石梁沟小学已濒临“倒闭”,因为在当年的学年末统测中,全乡九个学校石梁沟位居第九,该校的两位民办教师闻知自己将要下岗,已无心教育,家长都准备把孩子转到临近学校上学。他到校后,广泛动员家长,让家长相信把孩子交给他一定不会让家长失望,报名三天,竟然有90余名学校到校报名,开学后,他没有轰轰烈烈的口号,只有实实在在的干,带领两位教师从第一节课做起,认真备课,努力教学。这时,与其说他是负责人,还不如说他是全能战士,他不仅担任着四年级的班主任、语文和一年级数学教学及全校的体育教学,教学生做操,带领教师种菜,自己改造学校的老化线路,安装日光灯,硬化教室地面……把学校当家一样对待,所有的,会的,不会的,都要上,因为他是负责人。其他两位教师都被他的这种精神所感动,也铆足了劲儿教学,通过一年的努力,学校的教学成绩大幅提高,在2001年的常年末统测中,取得全乡第三的好成绩。取得这样的成绩,他没有骄傲,他深知,这与家长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第二学年,他们继续努力,在2002年的全乡统测中,取得了全乡的第一的好成绩,他所任教的四年级语文和一年级数学均位居全乡第一。在当年的西河乡教师节庆祝大会上,他被西河乡政府评为“先进管理工作者”、“先进教师”。这一年西河中心小学建设了微机室,由于没有合适的教师,而他由于有这方面的基础,学校领导调任他到西河中心小学担任信息技术课教师,这时,他不仅要担任全校三至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还要担任辖区内磨沟、东坝、梅子园三所小学三至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更要兼任学校的文印工作,工作极端繁重,就是这样,他依然努力学习,思考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教会学生更多的信息技术本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由于成绩比较突出,获得了家长的广泛认可,2006年7月他被西河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做一个善育人的大哥哥

为了有更大的成长空间,2006年他参加了平利县教体局组织的选调考试,以总成绩第二的名次考入西河职中,担任七年级一班班主任和七年级数学教学。担任初中数学教学,他感到了惶恐,一是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限,二是自己又远离初中数学多年。但领导既然信任自己,就得教出个名堂。接手后,他努力学习,先学教参,再学教案,再做练习题,然后请教学校的老教师,汇报自己的教学思路及设计,通过老教师的指导再修改再完善。对于班务管理,虽然自己有一些经验,但那毕竟管理的是小学生,如今面对初中生,更多的要讲方法、讲艺术。于是他带领班干部制订了详实的班规,让班级“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他教育学生,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不是第一位的,在学校第一位的事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不是每个同学都要上大学,各行各业都能出状元,只要自己有良好的品格、坚强的毅力,将来一定都能成功。他学习魏书生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办法,制订了班级事务岗,让每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一个岗位,大到班级卫生监督,小到课桌的摆放,都有专人负责,每名学生都有自己施展才华的空间。通过他的不懈努力,他所带的班连续三年都被评为校级优秀班集体,他自己也荣获优秀班主任的称号,2008年10月被平利县教体局评为“优秀班主任”。他所任教的数学学科连续6学期位居全县前一。在2009年的全县中考统测中他所带的九一班获得了全县平均分和优秀率均位居第一的成绩,为学校当年获得教育质量先进单位贡献了力量。2011年、2013年、2014年他又分别担任毕业班数学教学,都取得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数学也成为西河学校的王牌科目。特别2014年的中考统测,他作为年级组长,带领全体毕业班任课教师团结协作,齐抓共管,想方设法,不仅取得了平均分、优秀率、优良率全市第一的好成绩,也突破了学校连续四年没有优秀生的窘境。取得这些成绩,他并没有骄傲,而是沉下身子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在2015年上半年平利县教研师训中心举行的教学能手评选大赛中,他荣获“教学能手”称号。

做一个讲方法的领班儿

2012年,由于工作的需要,他被平利县教体局任命为德育处主任并兼任学校团委书记。接手这项工作以后,他深知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因为德育是学校最最重要的工作。一个人可以没有高深的文化知识,但不能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校肩负着育人的重任。对于学生的品德教育,他没有采用干涩的说教,而是以活动为载体,结合学生的年龄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如三月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带领学生到敬老院献爱心,陪孤寡老人聊天,整理内务;四月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给老师、长辈写一段感谢的话,做一个感恩贺卡,为母亲洗一次脚……五月开展唱响青春活动,让学生唱红歌,忆五四,感受祖国今天繁荣昌盛的不易;六月开展防溺水教育,通过讲身边惨痛的教训,看鲜活的图片,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可贵,安全的重要。像这样的德育活动,在学校已成为一种常态,不仅学生喜欢,老师更是支持,因为只有德育工作跟上了,教学活动才能顺利。不仅举行德育主题活动,他还带领团委几名老师开展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开学初,为凝聚人心,组织拔河比赛;学期中段,学生有些疲惫放松,组织乒乓球、篮球比赛;为锻炼学生的动手能手,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比赛……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爱上学校,爱上学习,爱上运动,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由于他想方设法的开展活动,转变学生,受到了上级的肯定,2015年5月被共青团平利县委评为“优秀共青团工作者”。

转眼间,他已经在西河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了16个春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他明白这只代表过去,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再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谱写更灿烂的篇章。他坚信,他可以!

[打印本页]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