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教育体育局欢迎您!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 新闻动态 > 教体要闻 > 正文内容

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4-12-19 22:31作者:

12月18日下午,市教育局主持召开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结合传达贯彻全省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当前及下一阶段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思路和措施,认真总结和全面部署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任务,加快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省教育厅信保处副处长李享阳出席指导会议。市教育局局长马恒昌主持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副局长王烈勋在会上对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做了总结部署。市教育局相关科室、市电教馆、市教研室等市直相关教育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各县区教体局分管局长及相关股室、电教中心和市直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从五个方面对我市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成效进行了全面总结,指出,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和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规划》目标要求,立足实际,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健全机制、优化环境、师资培训、融合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一是县域推进有了新发展。各县区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双高双普”、“教育创强”等整体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近年来仅旬阳、白河、平利三县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就投入资金近亿元,实现了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教学班优质资源“班班通”目标;宁陕、镇坪提前实现了所有中小学校的“班班通”建设目标;作为信息化区域试点的石泉、岚皋两县积极探索贫困山区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长效机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5所试点学校创新探索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网络协作教研、教师研修培训模式以及有效教学新模式并在全市推广。二是机制建设有了新起色。市教育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全面规划和组织领导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设立了学校保障科,具体指导教育信息化工作。各县区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教育工作整体规划,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工作机构,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教育部门实施、学校应用”的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三是基础条件建设有了新突破。通过三年不懈努力,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有888所学校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占学校总数的80.7%; 5381个教学班实现了“班班通”,普及率达62%;三年来,全市累计投入教育信息化资金1.84亿元,其中地方政府投入资金1.07亿元,县区政府推进教育信息化责任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工作资金保障机制初步形成。四是教师培训有了新进步。三年来,全市有超过一半的中小学教师参加了 “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等国培项目培训,市电教馆组织的新技术新媒体培训和“名师大篷车信息技术应用基层行”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优质资源与课堂的融合等内容纳入培训课程;各地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开展了以信息技术环境下优质资源与学科融合应用的专题培训和校本培训。通过专家引领、技术培训、名师示范、在岗研修等形式,有力提升广大中小学教师驾驭信息技术手段和融合优质资源的能力和水平。五是教学应用有了新成效。各级各校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水平纳入教师常规教学的考评考核。实施课题带动,深化应用研究。“十二五”期间,全市申请立项国家、省级教育信息化规划课题62个。同时坚持每年举办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小学生电脑制作等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为师生搭建应用展示平台。宁陕中学的机器人项目多次代表国家出征世界性大赛并屡获殊荣。市一小和石泉两河初中电子书包试点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其经验在“全省电子书包试点总结会”上得到肯定和推广。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会议也客观指出了当前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方面存在的:部分县区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信息化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教育信息化应用亟待加强;教育信息化研究水平不高等问题。

马恒昌在讲话中从人类社会“三次技术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发展变革为背景,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发展要求,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形式和机遇,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目标,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同样,没有教育信息化也就没有教育现代化。一方面,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标志性指标之一。另一方面,信息化将为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这种带动,不是站在旁边,更不是跟在后面,而是要跑到前面去引领,如果教育信息化不能够提前实现,教育现代化也就不可能实现。马恒昌说,当前我市教育系统正在全力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我们这个欠发达地区来说,教育信息化将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是教育信息化本身就是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教育信息化能够便捷高效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在农村和边远地区的覆盖面,可以使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零距离接触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可以说,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选择。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马恒昌在讲话中强调,一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前提是提高认识。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将面临一次新的革命,教育信息化是缩小我们与发达地区差距的一条捷径,是我市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不进则退。要树立“长期抓、抓长期”的意识,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带动引领作用,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各类资源,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二是推进教育信息化重点是抓基础。抓机遇打基础首先要抓规划,各地各校要立足实际制定规划,要围绕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以项目为支撑,切实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同时要抓示范,抓点带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整体水平。三是推进教育信息化核心在应用。教育信息化重在应用和效果,要把应用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和核心,科学制定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学生运用能力评价体系,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应用到培养学生、应用到学生全面发展中,做到课程教学应用与教育相融合,教师教学相融合,学生学习相融合,提高使用效益,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师生信息化素养。四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关键在落实。要强化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责任意识;强化教育应用及效果的考核考评机制;要高度重视信息网络安全工作,强化安全管理,抵制不良信息入侵。

马恒昌最后强调,当前,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已进入实施《十年发展规划》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时期,工作重心已由前三年的硬件环境建设转入深入融合应用,对照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我们还有欠帐,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和应用水平相比,我们的工作仍处在初级阶段。各县区各学校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增强使命感,抢抓国家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战略机遇,查漏补缺,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切实加快推进我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

李享阳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市近年来在教育信息化发展工作中取得成绩,希望我市在更新教育信息化发展理念、提高思想认识、抓机遇打基础的同时,抓住行政推动这条主线,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努力构建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新常态,为全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积累新经验,探索新模式。

按照会议议程安排,会议还邀请省内相关专家为与会人员做了《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与三年行动计划解读》、《未来教育与陕西省“人人通”平台推广应用》专题报告。

[打印本页]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