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两河中学“电子书包”试点项目硕果盈枝
近期在我市召开的陕西省中小学“电子书包”经验交流表彰会上,我市石泉县两河中学被省电教馆授予了“电子书包”试点项目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该校主持完成的《教与学的有效评价方式研究》研究课题被评为了优秀课题,其课题组成员张守锋、刘英、李小刚、陈代琴四位教师被评为试点项目“优秀个人”受到表彰。会上,该校校长张守锋作为课题行政负责人、代表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做了专题交流发言,该校刘英老师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试点项目硕果盈枝,试点工作受到与会专家和全省同行们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陕西省“电子书包”试点项目自2012年3月在该校八年级一班试点以来,两河中学以转变教学方式、深化课堂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拓荒者”的身份对这一全新的课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试验创新,在“试点项目”中进行了大量而有益的探索。
电子书包的优越性重点是对优质资源的共享、整合和应用,教师则要在这样的信息化环境中找到最简洁,最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为此,学校首先推行电子教案,使教师的工作思维和“电子书包”试点工作保持一致,首先实现了纯无纸化办公。同时,把课题组教师作为资源应用的培训重点,好的学习和培训机会优先保证课题组教师。并相继举办了资源应用、资源管理等多种培训。还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了以资源应用为主题的赛教活动,以赛教促应用,在例行的交流研讨会上,探讨资源应用的技巧、资源管理的方式、如何教会学生使用电子书包等环节中的收获和困难。
当然,实施“电子书包”核心是在备课、上课、课后延展等环节落实电子书包的有效应用。在备课环节,该校成立了备课小组,在充分分析教材和学生各方面实际情况后,学习讨论网络上的优质教学课例,从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设计教学环节、媒体资源的有效应用等方面进一步筛选适合电子书包的优质教学资源,结合课标与教学目标对电子书包的学习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在搭师生交流平台方面,该校除了利用电子白板提供的交互平台,还创造性的尝试使用了QQ交流平台、网校空间交流平台,建立起了师生一对一的学习探讨模式。
在学科使用探索中,该校依据学科特点、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学生存在的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利用电子书包的独特优势来解决。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电子书包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解决了学生普遍存在的读课外书少的问题;在数学上利用几何画板、学辅王等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积极性;英语则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词汇和阅读,解决农村学生语感、发音比较弱得问题;在理化生学科上,利用学科工具模拟实验便于学生的预习、复习和试验理解;史地学科教师则利用网络资源将枯燥的教材内容与影视、图片、文献等结合起来,既丰富了知识又提高了兴趣。
在课堂练习和检测环节,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及程度参差不齐的实际,课题组成员利用学生的学习终端以及网络化教室,将练习题及检测题设置成不同的梯度下发给学生,学生们则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灵活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广播教学系统及时关注学生练习检测的过程与效果,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一对一的辅导,保证了学生当堂任务当堂完成,课后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挥时间与空间。
两年来,实验班完成了八九两个年级的语文、数学、外语等七门学科的电子书包日常试验教学工作。在以电子书包为契机的建设高效课堂效应推动下,不仅保证了电子书包试点班级紧紧抓住应用资源,减负增效,建设高效课堂的需要,同时也促进了学校全面推行电子教案、管理信息化、资源库建设、校园网建设等一系列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改变了学校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了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让农村孩子每堂课都能体验到信息化技术的丰富、魅力和效率。
汗水和智慧换来的是丰收和喜悦。历时两年的试点工作,在省市县电教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2014年5月,课题组高质量完成了《教与学的有效评价方式研究》和《电子书包对学生视力的影响》两个课题的研究。仅该项目一项两河中学就在教学设计、课例制作、论文等方面有27人次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奖项,其中有3个课例在全国第七届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中被中央电教馆评为三等奖,5项成果荣获了2013年陕西省基础教育成果奖。在学生方面,2012——2013学年度两个学期全县学生学业常规性检测中,试点班级的平均分、优秀率、良好率综合评比均名列全县第一。在2014年中考中“电子书包”试点班级的综合成绩位居全县第二,其中数学单科成绩名列全县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