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教育体育局欢迎您!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 新闻动态 > 教体要闻 > 正文内容

【乡村好教师】大山里的守护神:记紫阳县麻柳镇作坊小学教师邹耀明

发布时间:2014-08-18 09:01作者:

麻柳镇作坊小学是紫阳县西南边陲小镇里最偏远的学校,山高路远,地广人稀,从集镇徒步行走需要五个小时左右。在寂静葱郁的大山里,有一位老师像大山一样,任凭岁月蹉跎,四季更替,却依然坚守在这里,他就是作坊小学负责人——邹耀明。

他,朴素的穿着,黝黑的面庞,坚毅的目光,写满了对乡村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整整32年奋斗在大山深处的教育战线上,用勤劳和执着书写着自己平凡的人生,他时刻不忘自己要对得起乡村的孩子,要让他们学习知识,学会做人。

圆了“教师梦”就要筑起学生“成才梦”

邹老师1982年高中毕业后就来到了作坊小学,这一待就是三十多年。“我一定要到条件最艰苦的学校教书,一定要干出出色的工作成绩!”刚参加工作的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三十年前,村里人习惯了靠山吃山,对孩子上学的重视程度远没有现在这样强烈。邹老师说,“那时候,我就挨家挨户地走,挨家挨户地说,磨破了嘴皮子也要让孩子到学校读书。”渐渐地,当地的孩子喜欢上了读书,村民们看到孩子的进步,也慢慢改变了原来的想法,不仅喜欢上了邹老师,更是把他当做孩子成才的希望。如今,当地村民一提到邹老师,都竖起了大拇指。“我是邹老师的学生,我儿子也是他的学生,他在退休前还有可能教我的孙子呢,来这里的老师一两年就调走了,可他始终坚持在这里,可以说,他就是我们作坊的一面旗帜。”作坊五组四十来岁的杨朝松如是说。

“我要尽教师的职责,让山里的孩子受到好的基础教育,让他们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坚信山沟沟里也能飞出金凤凰。”——这是邹老师对大山许下的承诺,而他也一直为了这份承诺,坚守在作坊小学。可以说,他给孩子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执着精神,一种在大山里孕育出的质朴而熠熠生辉的光芒,指引着大山里的孩子去开创自己美好的未来。

三十年来,邹老师的学生有的走出了大山,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在外地扎下了根(其中一名叫邹友刚的学生考入西藏大学,目前成为了一名援藏干部),有的依然回到大山,繁衍生息。大山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花草见证了孩子们求知、求学的历程,更见证了那个为了孩子的明天而辛勤耕耘、默默付出的守护者。

甘于奉献  润物无声

作坊小学是麻柳镇的一个教学点,现有教师两名,一至四年级两个班共有60多名学生,采取复式教学。邹老师既是学校负责人,也是一、二年级班主任。他既要操心学校的事,还要当好班主任,更要承担两个年级的教学工作。对此,他唯有付出从没有怨言,而且他所教的科目每年在统考中都名列全镇前茅,他本人几乎年年被麻柳镇政府评为“先进个人”,近几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可他没有满足这些,一方面,他不断自学,在普通话和拼音上下苦功夫,并且熟练掌握了远程教育和教育全覆盖设备的使用方法,合理的运用到教学之中;另一方面,他还努力上好音乐、体育、美术课,让孩子得以全面发展。“其实我也没什么音乐细胞,每次上音乐课我都是现学现卖。一整天都上文化课的话,学生会很累,效果也不好,对他们的发展也不好。”邹老师这样说。

在教学上,他十分耐心,对学生搞不懂的问题总是不厌其烦、举一反三地讲解,直到学生弄懂为止。课间,他和孩子们一起打乒乓球、跳绳、打沙包,玩得不亦乐乎。放学以后,他经常去家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学生已经是他生活的全部,即使在重病期间,他仍然坚持在三尺讲台上。

2001年7月的一场大病差点夺走了他的生命,家里人都劝他请假好好休养,可两个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学校老师少,我请假了,孩子们怎么办,我一个人的事情毕竟是小事,孩子们的学习才是大事,即使我真的死在了讲台上,也没有丝毫遗憾。”现在提到这件事情,他还是这样斩钉截铁地说。

争取社会力量  改善办学条件

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邹老师四处奔波,多方筹措资金,积极争取爱心团体的帮助。经过多方努力,2009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与作坊小学结成了帮扶对子,当年就为作坊小学建了麻柳镇“首个村小图书室”。五年来,该话剧艺术中心已累计捐款5万余元,捐赠图书4000余册,帮助学校硬化了操场,修了保坎、围墙,粉刷了墙壁。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孩子们课余时间争先恐后地借阅课外书,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看到这些,邹老师打心眼里高兴,他经常教育孩子们要知恩图报,要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社会各界的好心人。2010年他应邀到上海参加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举行的山区孩子帮扶情况座谈会。

如今的作坊小学,背依巍巍青山,门前潺潺清流,校园中草青树绿,鲜花飘香,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为师生的工作、生活、学习提供了一个和谐、舒适的环境。因为有了邹老师的存在,作坊小学才有如此独特的魅力,虽然坐落在大山之中,却有挡不住的风情。

教书育人  任重道远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经50岁了,可我不想离开教育的舞台,即使退休了,我还是想呆在学校里。”邹老师感慨地说。多年来,他以校为家,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学校的每一个学生的模样都镌刻在他的心里。子曰:“五十而知天命。”按说,到这个年龄,他完全可以放下学校负责人的担子,可他毅然决然地重复着相同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畏惧,更没有退缩。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小学教师,以他朴素的情感,善良的情怀,辛勤的付出,把自己无私的奉献给了这方深爱的热土,使大山深处的作坊小学青春永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阵地,不在于其大小,而在于其存在的意义。”面对未来,他将一如既往地坚守在这里,学生就是他的全部,他就是大山里的守护神。

[打印本页]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