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教育体育局欢迎您!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 新闻动态 > 教体要闻 > 正文内容

【乡村好教师】执着源于热爱 坚守因为责任:记岚皋县东山小学教师邱洪举

发布时间:2014-07-21 08:14作者:

岚皋县官元镇东山小学,距县城六十五公里,属于该县西部最偏远乡镇学校,邱洪举老师正是扎根在这里整整三十二个春秋的老教师。三十多年如一日,他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班主任,小学语文、数学教师、语文教研组长,并兼任教务主任、总务主任。他爱校如家,模范履行各岗位职责,将自己的半生精力献给了山区教育事业。

一九八二年,他进入了民办教师的行列,在条件最艰苦的大北河小学任教,从家到学校每次都得步行二十多公里的路程,每次还得背上一周的粮食饭菜。由于工作需要,他先后在河心初小、团兴初小和北平初小辗转教学。在团兴初小的那段时间,由于路程更远,教学任务更重,一人承担了三个年级的复式教学,他不得不把家里的一切事全都交给了妻子,自己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为了给学生上好课,工作之余,他还要用竹、木、纸线这些材料自制教具、学具。每次三个年级的复式课轮番轰炸,他口干舌燥,嗓子发哑,筋疲力尽的他还得自己拾柴烧水、做饭洗衣。为了让每个学生能坚持到校学习,经常家访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弄清失学和逃课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当时大部分是因家庭贫困造成失学和缺课,开学时采取缓缴书杂费,他还为部分孩子垫付各种费用。

一九九二年,在北平初小期间,有个叫李金红的学生,家里特别困难,父母双双残疾,家里家外还要靠小小年纪的李金红劳动度日,为此该生不得不辍学在家。了解情况后,邱老师登门家访劝解该生继续读书。为了解决该生的后顾之忧,邱老师和该生约定,有老师负责解决该生的学习开支,包括书、杂费等,并破例将该生的双休日改成三休日,这段时间让该生继续上山割漆卖钱养家糊口,其余时间继续上课,落下的功课老师抽时间补上,从而确保了李金红顺利地完成学业,也让社会少了一个新生文盲。

二十年前的教学条件和校舍条件都很差,教师不光要会教书,还要会做一些修修补补的事,邱洪举老师自然不例外。他每到一处总是经常修补办公用具和学生课桌凳。在河心初小教书时,土木结构的瓦房教室时常漏水,他总是亲自动手搭梯上房翻盖。有一次,正翻盖房屋时,一不小心差点摔下房来,所幸有惊无险。

“普九”三年是所有乡村教师最忙碌的三年,许多校建活动需要教师牺牲时间、牺牲精力、牺牲体力。在“普九”建设中,邱洪举老师已经从初小调到官元小学。为了普九顺利验收,他和许多老师一样,趁着双休和暑假积极参与学校的布局策划和校建劳动。院子的邻居说:“看他简直就是个野人,好久都不回家,真是个不顾家的家伙!”回忆起那段日子,他也有些哽咽。他说,想起来实在是有愧于自己的亲人。2000年秋季开学,父亲已经病危好久了,主要靠三哥照看,自己却因为工作需要回家很少。十月的一天,家里几次打电话说,老父亲快不行了,快点回家。但看到老师们个个都不顾一切地献身“普九”,自己先走确实不好意思,于是坚持和大家一起劳动,直到完工后回到家,而他的父亲已经等不及儿子归来,潸然告终。周围的群众问他:“名无名利无利,你到图个啥呀?”他回答说:“只要这地方的孩子们能在这儿高高兴兴上学,舒舒服服读书,我心里就踏实了,这就是我所图的。”

执着,源于热爱;坚守源于责任。三十多年里,他甘为人梯,献身教育,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用热爱和坚守书写了灿烂的人生之歌。

[打印本页] 分享给好友阅读: